隔震支座厂家

建设韧性城市,增强地震灾害风险适应性和抗灾力

296次阅读
没有评论

邢成起  北京市地震局研究员,中国地震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今年10月13日是第32个国际减灾日,主题是“构建灾害风险适应性和抗灾力”。我国地处全球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的交汇区,是世界上地震活动最强烈、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时至今日,往昔的唐山、汶川、玉树等重特大地震导致的惨烈灾难景象仍然历历在目,令人触目惊心,难以忘怀!为避免同样的灾难再度发生,建设韧性城市,加快构建地震灾害风险适应性和抗灾力,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地震灾害风险,对于我们多震灾的国情而言已刻不容缓。

韧性城市是指城市或城市系统能够化解和抵御外界的冲击,保持其主要特征和功能不受明显影响的能力。也就是说,当灾害发生的时候,它能够承受冲击,快速应对、恢复,保持城市重要功能正常运行,并通过适应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灾害风险。随着社会和科技的进步,人类在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方面的要求提高了,在灾害发生时,不仅要求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要少,而且还要保证城市功能不中断或能够快速恢复,对此防灾减灾思路和方法必须不断创新发展。韧性城市理论的提出,给城市应对灾害的理念带来了新变化,为有效解决城市公共安全风险问题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技术途径,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代表了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

当今世界,随着城市人口、功能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各种灾害风险也在不断增加。日益频发的公共安全事件,如地震、洪涝、风暴潮、危险品爆炸、环境污染、传染病流行以及恐怖袭击等等,给众多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和功能破坏。建设韧性城市,可以有效地降低城市的脆弱性,提高城市的灾害抵抗力、适应力与恢复力,确保城市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这就是韧性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之所在。

韧性城市理念,强调主动迎接极端灾害风险挑战,提前增强防灾抗灾韧性,做好灾害预防和应急准备,避免城市系统在巨灾来临时发生崩溃;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应对自然灾害由过去的“硬抗”转变为“柔克”,由工程抗御为主走向综合的“城市抗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强调学习与创新能力的提升,突出城市韧性提升过程中的状态评估与不断改进。灾害历史表明,大的灾难事件,都是由超过设防基准、超出人们所预料的极端事件造成的,地震灾难更是如此。我国有许多大中城市位于地震带上,暴露在地震高风险地区,因此大力推进基于地震风险的韧性城市建设,也就是地震安全韧性城市建设,对于防范化解大震巨灾风险、有效提升灾害适应性和抗灾力、推动防震减灾事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地震安全韧性城市建设,防范的是重大地震灾害风险,目标是能够抗御大震乃至巨震的影响。地震是自然灾害的“群灾之首”,应对地震灾害,防御目标不能低,必需能够抗御住罕遇、极罕遇地震的冲击。当然,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需要长期努力才能实现的奋斗目标。事实上目前快速发展的防震抗震新理念新技术,也为实现这样的防御目标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可能性,关键还是要全社会积极行动起来,不断提高我们的城市韧性。

如何提升一个城市的韧性、从哪些方面提升城市韧性,需要综合考虑所防范的灾害风险种类、大小以及城市本身的特点等因素来确定。地震灾害除了本身的自然科学属性,还具有工程科学属性和社会人文科学属性。地震安全韧性城市的主要特征,是具有充分的减灾措施和灾前准备,具备当重大地震灾害发生时可维持城市重要功能运行并快速恢复的自适应能力。以推进北京地震安全韧性城市建设为例,我们在综合分析这些因素和城市本身特点以及国内外防震抗震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确定了城市地震安全韧性特征构成要素,包括地震环境与影响认知水平、工程韧性、社会韧性和制度韧性四个方面要素,这四个方面要素的提升再加上评估地震韧性水平共计五大方面,就构成了地震安全韧性城市建设的主要工作内容,同时也是提升整个城市地震安全韧性水平的五个着力点。这五大方面的工作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地震环境综合探测、场地效应与地震精细区划、地震监测预测预警、地震灾害风险调查与评估、老旧房屋设施隐患排查与加固改造、抗震新技术新方法推广应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与标准规范适时更新、大震巨灾情景构建、地震应急准备与救援、韧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以及公众防震减灾意识与技能提升等,它们相辅相成,互相促进,需要朝着预期的韧性目标协调统筹推进。

目前韧性城市建设的理论和技术方法日渐成熟,但由于地震灾害成因、预防与应对上的复杂性,地震韧性城市建设任务的具体落实仍然面临着诸多的难点与问题需要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1、地震环境的综合探查。包括活动断层与强震危险源、地下结构与深部构造、第四纪隐伏凹陷(盆地)与松散沉积层空间分布的探测和震源破裂模型、地下速度结构模型的建立以及强震动空间分布预测与地震地质灾害评估等。这是地震韧性城市建设的基础,涉及到对地震灾害风险的正面应对与主动规避问题,体现的是地震安全的空间韧性。目前我们对地震环境与影响的认知水平尚不能满足实际需求,需要加强大城市环境里如何更加有效地开展地震环境综合探查问题的研究,并着重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2、房屋设施的抗震设防。把房子盖结实是实现城市韧性目标的关键。地震韧性城市建设对房屋设施的抗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涉及到如何在目前执行的抗震设防标准上去解决抗御大震乃至巨震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除了靠严格执行最新的抗震设防标准即全国第五代地震区划图外,还必须靠地震精细区划、抗震新技术应用等多种途径来实现。地震精细区划可以为工程建设提供比以往更精细、甚至个性化的抗震设防参数,同时还可以有效地避开活动断层和不利抗震场地的影响,从源头上增强灾害风险适应性和抗灾力。抗震新方法的应用,如隔震技术,能够使建设工程的抗震能力提高数倍,这就为在不提高抗震设防烈度的情况下实现抗御更高强度地震的冲击提供了可能。总之,应加强房屋设施抗震韧性提升总体策略的研究。

3、社会韧性的提升。地震韧性不仅具有多灾种维度,而且还具有多尺度维度。地震韧性适用于多个社会层面,从个人到邻里、到组织(如企业、单位、社区)、到城市乃至整个国家都适用,地震社会韧性的提升需要充分发挥多元主体的作用,需要主动赋能社区,充分发挥基层和社会公众的作用。因此如何创新思路方法进一步增强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和应急避险与自救互救技能,如何更高效地增强基层社区在地震灾害面前的连接性和社区居民的秩序感、凝聚度,是需要深入研究和实践的问题。

4、标准规范体系的建立。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强调,标准化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作用,要实施公共安全标准化筑底工程,完善社会治安、刑事执法、反恐处突、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标准。建设韧性城市,必须有完善的标准体系作技术支撑,包括各行业、各专业领域的韧性建设标准和不同层面(市级、区级、社区级)的韧性水平评价标准等。目前这方面的工作还非常欠缺,迫切需要加快标准化工作。

地震安全韧性城市建设的内容与目标决定了这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更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协调动员各行各业以及社会力量广泛参与,需要社会各界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并持之以恒地协同推进。我们要居安思危,积极行动起来,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和创新,让我们的城市走向更具韧性、更加强大的未来。

正文完
 
云南减隔震支座厂家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由 云南减隔震支座厂家 2021-10-15发表,共计2969字。
转载说明:除特殊说明外本站文章皆由CC-4.0协议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隔震支座厂家
评论(没有评论)